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会员注册    |    登录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学会新闻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科普活动 智库建设 出版物 科技奖励 党建强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会新闻
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 研讨活动在京举办
    日期:2025年10月16日    字体:【】【】【

10月12日,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空天跨域协同技术前沿与挑战研讨活动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余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一线专家围绕相关议题开展交流研讨。本次研讨活动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白成超、军事科学院创新院助理研究员李星辰担任执行主席,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姚美宝、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颜鹏担任学术秘书。



主旨报告环节,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红军以“空天跨域协同视角下商业航天产业升级与大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实践—迈向航班化空天运输时代”为题,针对“航班化太空进出”目标,探讨大规模进入太空的关键前沿技术,并结合产业实际提出技术协同、政策支持、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建议,为推动空天跨域协同发展与太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实践参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有关专家作“无人系统空天跨域协同发展设想及关键技术进展”报告,针对空天跨域信息融合、跨域通信、协同任务管控等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思路,以推动无人系统空天跨域能力提升。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空天跨域协同顶层架构、多域联合协同探测技术、多域互联动态组网通信技术等话题,结合研究专长发表各自见解。其中,中山大学教授卢镇波介绍了空天跨域协同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情况,认为跨平台自主管控技术与跨域协同体系对大规模低空应用中的信息传输、导航定位、航路管控具有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明提出要结合航天思维深入探索体系优化路径,重视通信、网络等要素的空天协同体系支撑作用。


大家一致认为,空天跨域协同技术的发展正从平台分立走向体系融合,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紧贴实际需求,以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体系构建的瓶颈。当前需重点攻克跨域智能协同管控、异构信息融合、动态组网通信等基础共性技术,进一步推动数据、通信、服务的标准化进程,加速多平台多维数据融合解析技术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异构系统间的“语言不通”问题,确保天、临、空、地各类平台能无缝互联、实时互动,最终形成高效、自主的协同能力。



会后,专家们赴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访问,了解商业运载火箭相关研制与技术发展现状。

联系我们
电话:会员与组织工作处:010-68372113
   学术交流处:010-68372022
   国际宇航科技智库办公室:
   010-88100517
   科学普及处:010-68767387
   《宇航学报》编辑部:010-68767316
传真:010-6876861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院
邮编:100048
网址:http://www.csaspace.org.cn
中国宇航学会
微信订阅号
会员管理与
服务系统